“超级教练”并不罕见,但像柳比西奇这般转型之快、之成功的却极为难得。从备受质疑到收获掌声,在费德勒完成20冠伟业并重返世界第一后,他接受了多年来的首个媒体专访,分享了角色转变,以及执教一流球员的策略和体验。在他看来,作为教练,场内助弟子提升竞争力,场外也要助他成为更好的人。
“超级教练”并不罕见,但像柳比西奇这般转型之快、之成功的却极为难得。从备受质疑到收获掌声,在费德勒完成20冠伟业并重返世界第一后,他接受了多年来的首个媒体专访,分享了角色转变,以及执教一流球员的策略和体验。在他看来,作为教练,场内助弟子提升竞争力,场外也要助他成为更好的人。
“在我看来,无论是什么角色,如果你想在网坛有所成,就一定要做好环球旅行的准备。”在鹿特丹接受ATP采访时,柳比西奇说:“这项运动就是如此,你不能一味地窝在家。和过去相比,最大的区别是,如今我回到家,就是真的回家了,不需要再进行训练或是处理其他琐事,因此也能和妻子、孩子们更享受的相处。”
作为前世界第三,柳比西奇十五年的职业生涯都在里卡尔多·皮亚蒂(Riccardo Piatti)的指导下度过。而就在他退役的第二年,克罗地亚人便成功转型,担当了拉奥尼奇的教练,两人一起走过了2013-2015三个赛季。
从2016赛季开始,柳比西奇正式加入费德勒的团队。从最初饱受质疑,到助费德勒重返球王宝座,三年来,柳比西奇首度面向媒体,畅谈执教的经验之谈。
费德勒在2017年澳网决赛后透露:“不管作为球员还是教练,这都是他(柳比西奇)第一次经历大满贯决赛。这一整天他都很紧张,我只能想尽办法让他冷静下来。”
“执教一名高水平球员,必须多多倾听。”费德勒在鹿特丹拿下生涯第97冠后,柳比西奇接受采访说:“重要的是读懂球员。一开始注重倾听,进而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球员,并最终为他提供帮助。”
“如果从赛季中期才开始合作,就像当时和米洛斯(拉奥尼奇),你不能一上来就扬言‘我要改变一切,因为这是我的执教风格’,在我看来,这种模式毫无成效。”柳比西奇解释说:“如果你的弟子征战已久,他有自己的比赛风格,对很多事也有自己的看法,那么执教重点就应该放在,你认为能左右比赛结果的最关键环节。”
自2008年以来,“小队长”卢瑟始终跟随在费德勒身旁,而自2016年柳比西奇加入团队后,瑞士人在闯入的11项决赛中,收获了9座冠军,包括3项大满贯和3座大师赛。而这期间,还有一段长达半年的休假。
“和过去征战巡回赛相比,执教的最大区别是一切要以球员为中心。”谈起和费德勒的合作,柳比西奇说:“球员的心理必须足够强大,就像一名领导者,因为在场上做出全部决定的是他们。然后作为教练,必须抛却自我意识,确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帮助球员更有力的竞争、成为更好的人。”
柳比西奇继续解读自己的执教之道:“无论是执教米洛斯还是罗杰,我都不会纠结于短期还是长期效果。我的侧重点在于:如何让球员有所提高?怎样做更好?有什么新方法?事实就是,如果合作之初都没有效果,那么纠结于长期目标也没用。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,甚至和运气也多少有点关系,合作之初至少要让球员看到效果,并取得对你的信任。因为不管球员对教练多有耐心,一旦没什么长进,问题就会丛生。”
作为球员,柳比西奇职业生涯斩获了十座冠军,包括那座著名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桂冠,在晋级路上他连续战胜了德约科维奇、纳达尔和罗迪克。无疑,球员时期的辉煌战绩,让他在执教之初底气十足。
柳比西奇/安西奇决胜盘长盘16-14战胜布帕蒂/佩斯,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双铜牌;此外,他还带领克罗地亚队斩获了2005年戴维斯杯冠军
“作为球员,你可以随心所欲。”谈起两种角色的转换,柳比西奇侃侃而谈:“但作为教练,你必须时刻待命。执教是最接近打球的事情,我爱这个职业,也爱它带来的刺激感。有时情绪也会很激动,但怎样也无法复制做球员时输球或是赢球的感觉,你很难将二者进行比较,情感类似,但程度略有不同。”
“作为教练,你同样要对球员满怀敬意。而所谓经验,可以是亲身经历,也可以是从直播中获得的感悟。我的话不多,执教过的球员都可以作证,可一旦我说了什么,就会立即行动。”
柳比西奇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两位贵人的指点,一是自己的教练皮亚蒂,另一位则是费德勒的前教练安纳孔,38岁的克罗地亚人回忆说:“还在打球时,我就问过安纳孔‘做教练是什么感觉?’我当时很好奇,然后他告诉我最重要的是学会聆听。作为一名教练,你需要不断进步,需要聆听、学习、四处看看,因为你永远无从得知,到底什么信息会对自己有所帮助。”
那么这项工作的最棘手的部分是什么?“最难把握的就是‘度’。”柳比西奇解释说:“什么时候该放手,什么时候该指导,我想这就是教练工作最复杂的部分。”
“作为教练,你不能自私,否则只会事倍功半。你需要学会解读,如果一个球员在执行与你想法相悖的战术时出现了错误,这或许是件好事。球员走上球场、赢得比赛,职业生涯中我扮演过很多角色,但我始终相信,球员才是永远的主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