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普拉塔河-巴拉那河是仅次于的第二大河,始于源流-格兰德(Grande)河和巴巴(Paranaiba)河交汇处,向西南流,经中南部至(Guaira),而后穿行于之间,过(Corrientes)进入,先往西南再往东南流与汇合后称,最后注入。
从源流算起,-巴拉那河全长4100km,其中巴拉那河干流(从格兰德河与交汇处算起)全长2580km,入海口段长320km。总流域面积310.3万km2,其中巴拉那河占260.5万km2,占36.5万km2,口段占13万km2。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25370m3/s,年径流量8000亿m3。
拉普拉塔河-巴拉那河干支流流经巴西、等5个国家,由其上源、巴拉那河干流及其支流以及组成。其主要支流包括铁特(Tiete)河、伊瓜苏(Iguacu)河、萨拉多(Salado)河、巴拉圭(Paraguay)河及乌拉圭(Uraguay)河等。
从格兰德河和交界处的汇流处(南纬20°)起,下至口为巴那拉河的上游河段,中游河段则是从口至(或巴拉那市),从河口为下游河段,中、下游河段均流经。
-巴拉那河的源流之一,发源于东南部近海的(Mantiqueira)西北坡(Bocaina)附近,由东向西流,与汇合后注入巴拉那河。河流全长1300km,流域面积14.3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2100m3/s,年均径流量662亿m3,整个流域主要在东南部的境内,距两座大城市较近。主要支流有:卡瓦罗斯(Cavalos)河、图尔武(Turvo)河、沙维什(Chaves)河、塞尔武(Servo)河、卡布-韦尔迪(CaboVerde)河、因加伊(Ingai)河、韦尔迪(Verde)河、萨普卡伊(Sapucai)河、马沙杜(Machado)河、圣托米(SaoTome)河、穆赞博(Muzambo)河、帕尔杜(Pardo)河[该河还有莫日-瓜苏(Guacu)河等小支流汇入]、(Vberaba)河及普雷图(Preto)河等。
巴拉那伊巴河是拉普拉塔河-巴拉那河的另一条重要源流,发源于东南部境内巴拉那伊巴河畔卡尔穆(CarmodoParanaiba)附近,由东向西流,然后转南在附近注入巴拉那河。该河全长1200km,流域面积23.8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3000m3/s,年均径流量946亿m3,其上游多为高山峻岭,河床坡度较大。巴拉那伊巴河主要支流有:圣马尔科斯(SaoMarcos)河、阿拉瓜里河(Araguari)、科伦巴(Corumba)河、梅亚-蓬蒂(MeiaPonte)河、里奥杜斯博伊斯(RioDosBois)河、普拉塔(Prata)河、韦尔迪(Verde)河、(SaoDomingos)河、科伦蒂(Corrente)河以及阿波雷(Apore)河等。
发源于东南近海的马尔(Mar)山西北坡里奥克拉鲁(RioClaro)水库,离市东约50km,自东南至西北方向横贯,最后在东北约30km处注入巴拉那河上游,全程都在境内,河流长约1050km,流域面积7.17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700m3/s,年均径流量221亿m3。主要有以下支流汇入:帕莱廷加(Paraitinga)河、容迪亚伊(Jundiai)河、皮涅鲁斯(Pinheiros)河[在该河上建有两座较大的水库:里奥格兰德(RioGrande)水库和瓜拉皮兰加(Guarapiranga)水库]、科蒂亚(Cotia)河、茹克里(Juqueri)河、皮拉西卡巴(Piracicaba)河以及多拉杜(Dourado)河等。
全程都在境内,发源于东南部近海的巴拉那皮亚卡巴山西北坡南皮拉尔(PilardoSul)附近。河流长约600km,流域面积10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1100m3/s,年均径流量347亿m3,在圣何塞港附近汇入巴拉那河,主要支流有:伊塔佩蒂宁加(Itapetininga)河、塔夸里(taquari)河、伊塔拉雷(Itarare)河、帕尔杜(Pardo)河、辛扎斯(Cinzas)河以及蒂巴旧(Tibagi)河等。
是拉普拉塔河-巴拉那河中游的一条重要支流,发源于东南部近海的马尔(Mar)山西北坡库里提巴市(Curitiba)附近,由东向西流,在三国交界之处的市汇入巴拉那河。该河全部在境内,全长1320km,流域面积6.9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1400m3/s,多年年均径流量442亿m3。落差大于800m,沿河有70个瀑布,最大的高82m,距河口仅23km。由于受气候影响,河水流量较大,流域内水量分配极不均匀。主要支流有:内格罗(Negro)河、若当(Jordao)河和绍平(Chopim)河等。在巴拉那河右岸,是该河最大的一条支流,发源于西南部的帕雷西斯(Parecis)山脉东南坡,自北向南流,经,在附近注入巴拉那河。巴拉圭河全长近2550km,流域面积109.5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4550m3/s,年均径流量1435亿m3。雨季该河洪泛区面积超过30万km2。轮船可从河口上行400多公里到达首都。该河全程比降仅91.44m。主要支流有:雅乌夸拉(Jauquara)河、塞波图巴(Sepotuba)河、茹巴(Juba)河、卡巴萨尔(Cabacal)河、饶鲁(Jauru)河、本托戈梅斯(BentoGomes)河、卡桑热(Cassanji)河、库里切格兰德(CuricheGrande)河、库亚巴(Cuiaba)河、圣洛伦索(SaoLourenco)河、科里沙(Corixa)河、塔夸里(Taquari)河、米兰达(Miranda)河,(Bambura)河、纳比莱基(Nabileque)河、阿基达巴(Aquidaba)河、梅乐(Melo)河、库鲁派蒂(Curupayty)河、莫斯基托(Mosquito)河、阿帕(Apa)河、冈萨雷斯(Gonzalez)河、圣卡洛斯(SanCarlos)河、阿基达万(Aquidaban)河、伊帕内(Ypane)河、蒙特林多(Montelindo)河、阿瓜赖-瓜苏(AquarayGuazu)河、孔富索(Confuso)河、皮科马约(Pilcomayo)河、特维夸里(Tebicuary)河以及贝尔梅霍(Bermejo)河等。其中是其最大的支流,该河发源于境内西坡波波湖(Poopo)东南约50km处,由西朝东南方向流,在首都附近注入巴拉圭河。全长约1100km,流域面积11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165m3/s,年平均径流量52亿m3,可通航里程达950km。其主要支流有:蒂(Parapeti)河、皮拉亚(Pilaya)河等。河第二大支流,发源于普纳高原东缘塔里哈附近,流经查科平原,在附近注入巴拉圭河,该河全长1600km,流域面积2.5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353m3/s,年均径流量111亿m3。中游又叫特乌科(Teuco)河,可通航。其主要支流有:塔里哈(Tarija)河、圣弗朗西斯科(SanFrancisco)河等。
发源于萨尔塔省、三省交界处,源流叫(Tercero)河,上游干流叫帕萨赫(Pasaje)河,主要支流有:阿里亚斯(Arias)河、茹拉门托(Juramento)河、罗萨里奥(Rosario)河、卡尔查基(Calchaqui)河等。干流先由南向北流,至以后由北朝东南方向流,在附近注入巴拉那河。河流全长约1500km,流域面积80万km2,多年平均流量38m3/s,年均径流量12亿m3。
3.1地貌-巴拉那河流域位于西经66°36′~34°05′、南纬14°13′~35°之间,其上、中、下游各具特色:上游石滩多、中游比降大、而下游河段及其右岸支流属典型的平原河流,比降不大,河滩开阔。上游大部分地区接近1000m,多为,往南地势逐渐平坦,在下游地区,海拔仅400m左右,至福兹杜伊瓜苏/斯特罗埃斯纳(Stroessner)总统港一带,海拔仅约200m。巴拉那河从其源头至的上游区间,长约600km,水面坡降大都十分平缓。到了中游河段,即进入两国界河段时,由于遭遇到马拉卡儒(Maracaju)山,巴拉那河扩展为一个宽4km、长7km的,瓜伊拉港就在南湖滨上。河水越过后急速下泄,形成著名的瓜伊拉瀑布(亦称塞特凯达斯瀑布),其水量极大,洪水期下泄的水量相当于的8倍。其后进入长3.2km、平均宽59.7m、平均深达100m的峡谷地段。段以下河道比较宽阔,两岸高程较低,至下游约59.5km的巴西门德斯港处,峡谷宽度达150m,深度仅89.9m;到了,巴拉那河宽度超过2.4km,而且河道弯曲,河中不时出现相当大的和玄武岩露头,对航运有不利影响。在阿皮佩(Apipe)险滩,河道水深只有1.22~1.83m。科连特斯以下,即进入下游河段后,则呈现弯曲型的平原河流,河道宽阔,比降较小。
巴拉那河两岸的洪泛区面积近10万km2,特别是口段,有一面积达13986km2(宽14.48~69km)、与河道平行的地带长期淹没在河水之下。河口上游端宽约17.7km,下游端宽约64.4km,面积接近1.5万km2,以每年平均约70m的速度延伸,年淤积量约1.65亿t。河道在分成许多岔道流入主河道长仅320km左右,河道极宽,深度不大,由于地面沉陷,未形成,入海处则成为一个巨型的。
口以上,巴拉那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从1200mm(流域上游地区和铁特河流域)增至2400mm(伊瓜苏河支流绍平(Chopim)河地区)。沿巴拉那河,海拔在200~400m的地区,降雨量平均约1300mm。流域上游边界大部分地区,地面海拔较高,降雨量为1600mm左右。伊瓜苏瀑布以上平均年降雨量1400mm左右。中、下游地区雨量太大,且无季节性差别,但在的密西昂奈斯地区为1676.4mm,而在河口三角洲只有990.6mm。
巴拉那河河口流量17700m3/s,年径流总量约5582亿m3,实测最大流量64987.5m3/s(1905年),最小流量2446.6m3/s(1945年),丰水期(11月~次年2月)平均流量为44956m3/s,枯水期(8~9月)平均流量为6192.9m3/s。上游支流的径流量占巴拉那河总径流量的25%。通常情况下,巴拉那河上游与不会同时出现洪峰流量。巴拉那河上游洪峰流量发生在11月~次年2月份,巴拉圭河则发生在3~5月份。1905年,由于两河在同一时期达到其最高水位,造成巴拉那河下游地区洪水严重泛滥。
3.3水能资源-巴拉那河流域的蕴藏量估计可达6500万kW,其中境内可开发的年平均发电量达3630亿kW·h,占全国水电资源蕴藏量的31%左右;境内1100亿kW·h,都在本流域内;境内950亿kW·h,占其全国的55%;境内约250亿kW·h,占其全国的20%;境内约有70亿kW·h,占其全国的70%。
巴拉那河在巴西境内的几条大支流,如以及等,其总的水能蕴藏量达3000万kW。其中最大的是,该河落差超过800m,平均比降为0.8‰,几乎是巴拉那河干流的3倍,水能蕴藏量达1000万kW。上述河流距工业中心较近,优先得到开发。目前5条支流已建成或在建的100万kW以上的大型电站有十几座;中型电站数量更多,总装机容量超过400万kW。
直至60年代初期,巴拉那河流域的还未得到有效的。随着圣保罗州和工业的迅速发展,每年需新增装机40万kW,而其生产生活用电所依赖的沿海水电资源已开发殆尽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只有兴建距中心相对较远的大型水电工程才能满足用电增长的需求。于50年代中期在上兴建了装机124万kW的富尔纳斯水电站,并通过345kV输电线路系统,向和贝洛奥里藏特3个工业城市输电。为了有计划地开发巴拉那河流域的水力资源,巴西在1952~1953年间,首次对的一个河段进行了水资源调查并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,60年代在的帮助下,对巴拉那河上游地区进行了全面普查。在普查的基础上,结合等综合效益,按照坝址可能利用水头,采用枯水期流量经水库调节粗略计算保证出力,按率55%初拟装机容量。并根据各坝址的地形、和装机进行了常规的工程布置,对所有工程建筑物均采用保守的标准断面,采用指数投资法推算出各坝址的工程费用。最后,提出了邦多等101个坝址,共计可开发蓄水库容约1440亿m3,指数装机容量共2215.4万kW。后经过比较筛选,对其中19座开发条件较为有利、距中心较近和单位千瓦造价较低的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,作为当时开发的对象,并对70年代和80年代以前的开发目标作了规划。
4.1水能资源干流开发:巴拉那河干流规划10级,共利用水头366m,总库容2515亿m3,总装机3787万kW,其中境内河段4级,边界河段1级,边界河段3级,境内河段2级。到1999年,已建5级,在建1级,共利用水头249m,总库容1234亿m3,有效库容530.5亿m3,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574万kW。
:由于离中心较近,该河首先得以开发利用。到1999年为止,在近1000km的河段上,共建有中等规模的水电站8座,总库容499亿m3,有效库容298亿m3,总装机达672万kW。在水电站上游,还建有圣米格尔(St.Miguel,6万kW)、伊图廷加(Itutinga,4.86万kW)和卡马戈斯(Camargos,4.5万kW)等中小型水电站。
巴拉那帕内马河:规划兴建7座装机超过10万kW的,可利用水头超过304m,总库容超过287亿m3,总装机容量接近205万kW。到目前为止,在该河上已建、在建电站有4座,总库容近287亿m3,有效库容135.4亿m3,总装机容量达198万kW。另外,还可建2座年平均出力分别为13.1万kW和11.5万kW的水电站。
伊瓜苏河:早在60年代中期就对该的开发进行了研究,规划兴建8座装机容量超过10万kW的水电站,可利用水头594m,总库容超过223.2亿m3,总装机容量超过975.9万kW。此后通过共同对进行了梯级开发。到目前为止,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有5座,共利用水头491m,水库总库容223.2亿m3,总装机容量达806.1万kW。的梯级开发条件较好,在近400km的下游河段内,可利用落差超过500m,可布置6个装机100万k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。从首级的口大坝的正常蓄水位744m,利用水头137m,其下游正常尾水位即为下一级水库的正常蓄水位,首尾相接直至末级,末级卡帕内马大坝正常蓄水位为259m,利用水头44m,该河大坝的设计流量均按10000年一遇考虑,从首级的11000m3/s到末级的33000m3/s。河流梯级开发的各水利枢纽工程均以发电为主,不考虑其它用途。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高、最大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,坝高160m,堆石体1400万m3,混凝土面板13.8万m2,也是第一座面板堆石坝。
巴拉圭河:由于干流所流经的是广大的平原地区,不适合于建坝,只有某些支流上具有建坝条件。1995年6月,两国政府为开发上游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。该委员会经过研究,拟在两国交界处的贝尔梅霍河段兴建2座水电站,它们是拉斯帕瓦斯水电站(LasPavas,该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,坝高103m,水库库容5.9亿m3,装机8.8万kW)、阿拉莎亚尔水电站(Arrazayal,该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坝,坝高100m,总库容6.9亿m3,总装机9.3万kW)。另外,拟在上兴建一座装机容量达10.2万kW的水电站–坎巴里水电站(Cambari,该水电站大坝仍为碾压混凝土坝,坝高118.5m,水库库容16.8亿m3)。
4.2航运巴拉那河水系是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,它承担着出口运输量的90%,的30%。全河全年通航里程约2698km。从河段不能通航,但可通过铁路。在定期疏竣河道的前提下,全年海轮可从河口上行约402km,吃水深5.8m的船舶可上行至圣非和巴拉那港。巴拉那港至之间的,可通过吃水深不超过3.05m的船舶,而上游之间仅能通过吃水深约1.2m的船只,而且还有险滩碍航。待中游的帕蒂和恰佩顿两工程建成后,将大大改善该河段的通航条件,远洋海轮可从口上行1200km至的巴兰奎尔斯港。
巴拉那河上游,包括干流和都有许多条件极差,只有至米皮亚电站河段可通航,但仅限于吃水浅的小船。待巴拉那河上游各级通航船闸全部建成后,通航里程上至伊利亚索耳泰拉水库,下至巴拉那河中游航道。其中伊泰普4级船闸可克服水头120m,年通过能力3600万t;在也准备兴建通航设施,以克服伊泰普低水位时的水头余差,其通过能力和伊泰普船闸相同。另外,上已建和拟建的7座水利工程都布置有通航船闸,它们全部建成后(最下游巴拉博尼塔工程船闸已于1982年投运),将形成通航梯级,可从进入朱皮亚水库。届时,将形成-巴拉那河内河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