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正月初九,河南安阳东区“两馆”(博物馆、图书馆)南广场,在安阳市新春民俗文化展会上,市民正在选购“苏奇灯笼画”。(毕兴世 摄)(图片来自东方IC)
苏奇灯笼画源于安阳县永和乡,起源于古老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,是农耕社会年俗文化活动的一种产物,是豫北地区乡村农民智慧结晶、审美价值的体现,目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2010年4月,在山东潍坊举行的“中国第三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暨全国木版年画联展”活动中,作为河南省5家参展单位之一的安阳县永和苏奇灯笼画,以其纯木板拓印、手工点绘、色彩鲜明、形象逼真、古朴秀雅等特点一举夺得金奖。 (图片来自东方IC)
河南省安阳市东区“两馆”广场,2019乙亥猪年新春民俗文化展会上,一个年轻妈妈正在给女儿讲解:这只带刺的紫玫瑰是面塑作品,不是真花儿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来自枣乡内黄的面塑也是非物质遗产项目,与苏奇灯笼画不同的是:内黄面塑是市级非遗,代表性传承人魏红刚正在努力申请申报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据了解,2019年新春民俗文化展从正月初六开始,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一,历时一周。图为展会上的泥塑作品。 (图片来自东方IC)
小朋友在民间艺人“面人魏”的展摊前位驻足观赏,好奇,惊叹,出神的表情写满稚趣的笑靥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漫步两馆广场新春民俗展会,五颜六色、琳琅满目的展品让我回到了孩提年代。图为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的“面人魏”系列作品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上世纪70年代,国家物资匮乏,许多商品凭票供应,乡下农村更是如此。过大年对小孩子来说是极其盼望(奢望)的事情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如今的小朋友简直是掉进了福窝里,要啥有啥。图为一小女孩让老爸帮她挑选自己喜欢的面塑玩具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农历正月初九,河南安阳东区“两馆”(博物馆、图书馆)南广场,在安阳市新春民俗文化展会上,市民正在选购“苏奇灯笼画”。(毕兴世 摄)(图片来自东方IC)
苏奇灯笼画源于安阳县永和乡,起源于古老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,是农耕社会年俗文化活动的一种产物,是豫北地区乡村农民智慧结晶、审美价值的体现,目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2010年4月,在山东潍坊举行的“中国第三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暨全国木版年画联展”活动中,作为河南省5家参展单位之一的安阳县永和苏奇灯笼画,以其纯木板拓印、手工点绘、色彩鲜明、形象逼真、古朴秀雅等特点一举夺得金奖。 (图片来自东方IC)
河南省安阳市东区“两馆”广场,2019乙亥猪年新春民俗文化展会上,一个年轻妈妈正在给女儿讲解:这只带刺的紫玫瑰是面塑作品,不是真花儿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来自枣乡内黄的面塑也是非物质遗产项目,与苏奇灯笼画不同的是:内黄面塑是市级非遗,代表性传承人魏红刚正在努力申请申报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据了解,2019年新春民俗文化展从正月初六开始,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一,历时一周。图为展会上的泥塑作品。 (图片来自东方IC)
小朋友在民间艺人“面人魏”的展摊前位驻足观赏,好奇,惊叹,出神的表情写满稚趣的笑靥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漫步两馆广场新春民俗展会,五颜六色、琳琅满目的展品让我回到了孩提年代。图为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的“面人魏”系列作品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上世纪70年代,国家物资匮乏,许多商品凭票供应,乡下农村更是如此。过大年对小孩子来说是极其盼望(奢望)的事情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
如今的小朋友简直是掉进了福窝里,要啥有啥。图为一小女孩让老爸帮她挑选自己喜欢的面塑玩具。(图片来自东方IC)